o 序言
上海复旦大学有位高材生林某,将化学实验中剩余的N-二甲基硝铵用注射器注入饮水机内,造成黄某死亡。林某投毒一案并不是与被害人有不共戴天之仇,他并无精神病史,而仅仅是由于林某的性格弱点和一些日常琐事引发他的不满所致。他对法律没有应有的敬畏,缺乏一种对生命的爱惜,缺乏足够的理性才会有如此行为,生命是最可贵的,任何理由在生命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生存和竞争的压力再大,都要有道德底线,只有外在知识,无内在约束,教育应反思!这给我们敲响警钟:切不可忽视培养良好的性格,要坚实的走好自己的人生路,人生最关键的几步若未走好毁掉的将是整个一生!
o 学业压力的现实问题
现在的孩子比起当年的我们沉受的压力大了许多,学习成绩的好与坏,成了众人评判的标准,孩子们从小就背负着这样的标准在努力的被动的学习着,家长更是迫切的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像雨后春笋般铺天盖地开设出来的教育机构为了迎合家长急功近利的心态,早早的就给孩子学认字、学算术、学拼音,试问如今有几个孩子是对学习真正感兴趣的呢?相反,人格上的不健全和有偏差行为的比例越来越高。如果林家长从小注重孩子性格的培养,从小培养他正确的待人处事方法,怎么会走向今天的悲剧?
o 平衡教育的意义
在这里,我本人非常提倡婴智贝佳倡导的平衡教育(Balance of Early Education ),平衡教育意在通过积极科学快乐的教育,使人体左右脑得到“平衡发展”,身体和心理得到双重发展,平衡教育的目的,意在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提倡的是以孩子一生快乐最大化为目的,主张应该超越考学和就业,最终追求孩子一生的成功而不是一时的成功。平衡教育是一种心灵教育,它的关键词是尊重孩子、发现孩子、解放孩子和点燃孩子。
为什么平衡教育可以起到这样的教育效果呢?首先世界上的万物都是发自于心灵,产生于心灵,胎儿在母体内已经具有了出生时才可以获得的与母亲共有的统一感,当他们一出生就已经是一个心灵充实接受能力强的生命体,其次,婴智贝佳的平衡教育强调的是对孩子百分之百的接受和肯定,避免忽视儿童的“敏感期”、重视对儿童的能力、性格、情绪等方面地培养。0-3的儿童,身上蕴藏着将所有能力百分之百发挥的力量,而这种力量要靠教育者运用科学快乐的方法引导和挖掘出来,通过敏感期教育、爱的教育、可以把儿童的自我成长内驱动力激发出来,在爱和自由的环境中,孩子们会更加的喜欢学习,自觉的学习,交往能力表现欲逐步增强,自信心油然而生。逐渐的建构了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o 平衡教育对孩子的帮助
几年前,我教过一名叫越越的宝宝,她的母亲是一名中学老师,也看到过太多孩子的成功与不成功的成长案例。这位母亲,在孩子9个月的时候就找到了我,我成了越越的早教启蒙老师,也成了越越的好朋友,孩子喜欢老师,依恋老师,信任老师,对每周两次的早教课程每次都是热切盼望。越越的父母也是越越的好朋友、玩伴,习惯聆听孩子的心声,真正成为孩子身边的陪玩者和培育者。我和她父母在注重孩子智力开发的同时,注重孩子性格的熏陶,心灵的启迪,让孩子从小学会捕捉和观察周围的细微事物,从小感受到老师、家长、社会对她的爱,越越的早期教育一直坚持到6周岁。现在的越越是上海市一所重点小学的四年级学生,成绩始终排名在全校前5名,最主要的是一个性格开朗,人见人爱的小百灵鸟,在全国的钢琴比赛、声乐比赛领奖台上常常能见到她的身影。乐于助人,心无芥蒂更是她与其他独生子女的明显差别。这种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是和她从小受教育的环境息息相关的。一个人的幼儿时期,是培养情商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家长应该从小教育孩子具有绝不伤害他人的心里,怀着利他之心做事情。培养人才要有知识更要有德行!重学术更要重人格!让孩子从小懂得去爱、去尊重、去包容。这样我们的每个生命体都会有灿烂的一生,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的和谐美好!